第一批90後馬上奔三了,當父母的人應該不少了(甚至二胎)。然而,做父母有多難,真是一把辛酸淚。比如,陪孩子寫作業,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輔導作業的父母(以及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的心態變化如下:心態平和→強裝笑容→笑容逐漸凝固→強壓怒氣→心態爆炸。這種「漸崩式」輔導作業,誰經歷誰知道:孩子寫作業,父母兩行淚。有些父母會找自己的原因,覺得自己可能上學時候就不愛讀書,孩子這樣還能理解。是不是真的「龍生龍,鳳生鳳」?事實很殘酷,我們的童年確實不平等。一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安妮特•拉魯做了這麼一項調查:從88個家庭篩選了12個家庭追蹤,看9——12歲的孩子的成長軌跡。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情況下,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接受的教育,給了他們更多機會從事收入較高的工作,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大多成了律師、教師、經理等精英人士。而工人階級家庭和貧困家庭出身的年輕人,則很少在公司專職部門裡工作,他們的晉陞空間很小,經濟壓力很大(是調查了我本人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中產階級的家庭,孩子的家長大多數都有正式工作,這些家長在美國大多從事律師、會計師、經理、教師和保險公司主管一類的工作。中產階級的家長將每個孩子都當成不同的個體來發展教育,採用「協作培養」的策略。也就是說,他們會鼓勵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並經常性地出現在孩子的學習和活動中,比如參加足球、籃球、棒球隊,或者報名鋼琴班、合唱團等等。當然,我們國內的孩子也被各種興趣班排滿了。但是美國的家庭,他們大多數會有好幾個年齡差距比較大的孩子。而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每一個孩子都會報名不少於五種活動。當孩子們把大多數時間用在參加活動上,這就意味著他們沒什麼時間和其他的人進行交流,即使是親兄弟姐妹之間也難以建立深厚的正面關係,更別說其他的親戚朋友了。好處就是,他們更會與成年人進行交流,更懂得怎樣與社會上的各種機構組織打交道。這裡的機構組織,包括學校、醫院、公司等等。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中產階級的孩子,在兒童時期雖然沒有獲得什麼情感上的滿足,但是已經接受了適應社會需求的教育。工人階級家庭和貧困家庭的家長們,更傾向於採取讓孩子自然成長的策略。簡單地說,就是他們為孩子圈定一個界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劃分出成人的世界與孩子的世界。最常見的就是:寫完作業你才能出去完;7點以前必須回家;吃完飯你得練兩個小時鋼琴……這些家長會覺得帶著孩子參加活動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認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好孩子的日常飲食起居,包括叫他們起床、洗澡、吃飯,幫他們穿戴整齊,確保他們按時出門上學、安全到家和按時睡覺。更進一步說,會幫助他們辨別善惡對錯,給他們一點情感安慰。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普通人家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共處,自然也會與親戚們關係良好,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支持、關係良好。在自娛自樂中,孩子們會表現出與中產階級家庭中培養的孩子完全不同的自發性和積極性,他們也會有較高的創造性和獨立性。除此以外,他們還會自由地嘗試、體驗和發展自我生活能力,比如說他們會學會如何安排時間,制定行動計劃,當和外界發生衝突時,他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等。但是,這些孩子卻不知道該怎麼和大人打交道。他們在家裡只知道要聽大人的話、服從指令,並不會像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用語言來維護自己,也不知道和成年人交流時候的規矩和禮儀,這會在日後極大地限制他們求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等以後工作了,需要再重新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中產階級的孩子和工人階級的孩子發展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了。造成不平等的童年,其實還有很多別的因素影響。到底怎麼才能努力消除這種不平等呢?
《不平等的童年》
安妮特·拉魯 著但也不是沒辦法。比如寫哈利·波特的羅琳一開始的寫作初衷,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當然,我們不用也像人家那樣寫書(因為你也寫不了)。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讀書。別一上來就給孩子買《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直接勸退孩子的興趣。解決孩子趕作業這回事兒,你就可以讀一些這類的書籍《快樂兒童的7個習慣》,還可以再讀讀自我管理方面的書籍比如《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別只自己讀,你要試試親子共讀。這既能豐富閱讀的形式,還能建立親子感情,和孩子做朋友,而且讀書的時候,你還可以和孩子隨時交流想法。不過,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親子共讀的書是不一樣的。比如孩子還沒到兩歲,更多的是給孩子講故事繪本,讀一些古典詩詞;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兩歲到六歲之間,你可以和他一起讀兒童文學和少兒百科全書;到孩子上小學之後,就要以配著拼音的文字閱讀為主了。除了親子共讀,戲劇表演也是一個好選擇,就是讓孩子將文學作品改編成小劇本,自己寫故事,編台詞,這能讓他們更好地去理解作品。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
周璐 著當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期間,你和孩子可能都會心態爆炸。但實際上,孩子是分辨不出情緒的,他只能籠統地感到「這讓我很不高興」。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除了帶孩子認識情緒以外,當他不高興的時候,我們還要去理解、認同他的情緒。小孩子哭的時候,負責邏輯思維的那部分大腦工作,是工作不了的。如何處理和小孩子的「壞脾氣」和平共處?這可真需要學習,這對孩子逆反期甚至是一生都會有重大影響。
《養育的選擇》
陳忻 著這屆90後總覺得自己是個「寶寶」,也就一歲零300個月吧。醒醒,我們大家都是脫髮的年輕人了。造成這種錯覺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其實是我們被過度養育了,父母為我們一手包辦了太多的事情。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習慣了順從父母反而導致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影響到我們今天職業發展各種問題。所以,如果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過度養育,可以自查一下。如果出現問題,及時糾正自己。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 著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會犯錯。沒關係,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第一批90後,給孩子講題的時候你還記得當年發下的毒誓嗎?
第一批90後馬上奔三了,當父母的人應該不少了(甚至二胎)。然而,做父母有多難,真是一把辛酸淚。
比如,陪孩子寫作業,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
輔導作業的父母(以及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的心態變化如下:心態平和→強裝笑容→笑容逐漸凝固→強壓怒氣→心態爆炸。
這種「漸崩式」輔導作業,誰經歷誰知道:孩子寫作業,父母兩行淚。
有些父母會找自己的原因,覺得自己可能上學時候就不愛讀書,孩子這樣還能理解。是不是真的「龍生龍,鳳生鳳」?事實很殘酷,我們的童年確實不平等。
一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安妮特•拉魯做了這麼一項調查:從88個家庭篩選了12個家庭追蹤,看9——12歲的孩子的成長軌跡。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情況下,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接受的教育,給了他們更多機會從事收入較高的工作,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大多成了律師、教師、經理等精英人士。而工人階級家庭和貧困家庭出身的年輕人,則很少在公司專職部門裡工作,他們的晉陞空間很小,經濟壓力很大(是調查了我本人嗎?)。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中產階級的家庭,孩子的家長大多數都有正式工作,這些家長在美國大多從事律師、會計師、經理、教師和保險公司主管一類的工作。
中產階級的家長將每個孩子都當成不同的個體來發展教育,採用「協作培養」的策略。也就是說,他們會鼓勵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並經常性地出現在孩子的學習和活動中,比如參加足球、籃球、棒球隊,或者報名鋼琴班、合唱團等等。
當然,我們國內的孩子也被各種興趣班排滿了。但是美國的家庭,他們大多數會有好幾個年齡差距比較大的孩子。而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每一個孩子都會報名不少於五種活動。
當孩子們把大多數時間用在參加活動上,這就意味著他們沒什麼時間和其他的人進行交流,即使是親兄弟姐妹之間也難以建立深厚的正面關係,更別說其他的親戚朋友了。
好處就是,他們更會與成年人進行交流,更懂得怎樣與社會上的各種機構組織打交道。這裡的機構組織,包括學校、醫院、公司等等。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中產階級的孩子,在兒童時期雖然沒有獲得什麼情感上的滿足,但是已經接受了適應社會需求的教育。
工人階級家庭和貧困家庭的家長們,更傾向於採取讓孩子自然成長的策略。簡單地說,就是他們為孩子圈定一個界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劃分出成人的世界與孩子的世界。
最常見的就是:
寫完作業你才能出去完;
7點以前必須回家;
吃完飯你得練兩個小時鋼琴……
這些家長會覺得帶著孩子參加活動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認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好孩子的日常飲食起居,包括叫他們起床、洗澡、吃飯,幫他們穿戴整齊,確保他們按時出門上學、安全到家和按時睡覺。更進一步說,會幫助他們辨別善惡對錯,給他們一點情感安慰。
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普通人家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共處,自然也會與親戚們關係良好,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支持、關係良好。在自娛自樂中,孩子們會表現出與中產階級家庭中培養的孩子完全不同的自發性和積極性,他們也會有較高的創造性和獨立性。除此以外,他們還會自由地嘗試、體驗和發展自我生活能力,比如說他們會學會如何安排時間,制定行動計劃,當和外界發生衝突時,他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等。
但是,這些孩子卻不知道該怎麼和大人打交道。他們在家裡只知道要聽大人的話、服從指令,並不會像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用語言來維護自己,也不知道和成年人交流時候的規矩和禮儀,這會在日後極大地限制他們求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所以等以後工作了,需要再重新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中產階級的孩子和工人階級的孩子發展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了。
造成不平等的童年,其實還有很多別的因素影響。到底怎麼才能努力消除這種不平等呢?
《不平等的童年》
安妮特·拉魯 著
但也不是沒辦法。比如寫哈利·波特的羅琳一開始的寫作初衷,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當然,我們不用也像人家那樣寫書(因為你也寫不了)。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讀書。
別一上來就給孩子買《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直接勸退孩子的興趣。解決孩子趕作業這回事兒,你就可以讀一些這類的書籍《快樂兒童的7個習慣》,還可以再讀讀自我管理方面的書籍比如《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別只自己讀,你要試試親子共讀。這既能豐富閱讀的形式,還能建立親子感情,和孩子做朋友,而且讀書的時候,你還可以和孩子隨時交流想法。不過,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親子共讀的書是不一樣的。
比如孩子還沒到兩歲,更多的是給孩子講故事繪本,讀一些古典詩詞;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兩歲到六歲之間,你可以和他一起讀兒童文學和少兒百科全書;到孩子上小學之後,就要以配著拼音的文字閱讀為主了。除了親子共讀,戲劇表演也是一個好選擇,就是讓孩子將文學作品改編成小劇本,自己寫故事,編台詞,這能讓他們更好地去理解作品。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
周璐 著
當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期間,你和孩子可能都會心態爆炸。但實際上,孩子是分辨不出情緒的,他只能籠統地感到「這讓我很不高興」。
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除了帶孩子認識情緒以外,當他不高興的時候,我們還要去理解、認同他的情緒。小孩子哭的時候,負責邏輯思維的那部分大腦工作,是工作不了的。如何處理和小孩子的「壞脾氣」和平共處?這可真需要學習,這對孩子逆反期甚至是一生都會有重大影響。
《養育的選擇》
陳忻 著
這屆90後總覺得自己是個「寶寶」,也就一歲零300個月吧。
醒醒,我們大家都是脫髮的年輕人了。造成這種錯覺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其實是我們被過度養育了,父母為我們一手包辦了太多的事情。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習慣了順從父母反而導致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影響到我們今天職業發展各種問題。所以,如果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過度養育,可以自查一下。如果出現問題,及時糾正自己。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 著
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會犯錯。沒關係,和孩子一起成長吧。